很多時候自己也很不確定11歲以前的情緒。好像,自己從小也是個脾氣很大嬌氣重又MAN的小小孩... 昨晚為了今天市區的志工服務,把自己曾經服用過的癲癇藥物找出它們的英文學名及副作用,以備有人詢問時起碼還能講得出自己曾使用過的藥物及過敏經驗。 英國這裡習慣使用藥物學名,不像臺灣通常是講商品名,剛開始沒發現這個差異時每次講商品名,除了護理師大概可以猜到外其它沒人聽懂,像是最後服用的藥物魯米納(Luminal),在這裡是講Phenobarbital,是一種小小白色藥丸,從7顆減藥到剩1顆,藥劑少到有一天主治醫師說,就算還有癲癇發作這點藥量也不夠控制,不如就嘗試停藥吧。 另外一種藥物癲能停,這裡稱為Phenytoin也是不會忘掉的藥物,曾經它讓我過敏到差點以為自己的生命就在14歲那年結束-肝指數與免疫系統亮紅燈,以及非典型紅斑性狼瘡;而此類藥物嚴重者可能會有「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」或「毒性表皮溶解症」,以及死亡。根據生命科學論壇的報導抗癲癇藥 Phenytoin 過敏基因之謎,我就是臺灣用藥人口裡那1%的患者會對這個藥物產生過敏現象,是不是很幸運呢? 而很酷的是,在2014年的時候,臺灣醫療團隊領先全球找出過敏的原因(終於): 代謝途徑有關基因--細胞色素P450(Cytochrome P450)簡稱CYP的缺乏。很好,這也足以說明為什麼體重超過55kg的話我的臉會浮腫,而老媽就會擔心是不是生病了...啊,還有不能喝酒,因為就是過敏、就是過敏、就是過敏 (http://bioforum.tw/modules/tadnews/index.php?nsn=2345) 整個晚上看了許多副作用,也覺得自己最後能活下來也是個奇蹟。 就算因為換了藥過敏現象消失,其它藥物的負作用還包含憂鬱症、躁鬱症、情緒失控等這類心理現象,現在想想那段日子的情緒確實是蠻失控的,然而很多時候自己也很不確定11歲以前的情緒。
好像,自己從小也是個脾氣很大嬌氣重又MAN的小小孩,幼稚園的時候當小組長,男同學不乖直接拍下去(可是他們說是打...),在重選小組長的時候居然還可以連任大概也是同學們怕我不開心吧,可是我很懷念那時候的自信(不過決對不是打人這件事)。過了好多年以後的現在,上個月和Lin通視訊,她是目前從我還沒發病時就認識且還有聯絡的超老麻吉閨蜜,很感謝她陪我一起回憶小時候的我自己,那是一直很想很想再找回來的自己,勇敢的小女孩(自己講);然而生了病這麼久了,自己內心還是存在著無限恐懼感,而我得試圖掩飾這一份恐懼以成為小時候的我,且從英國病友們身上找到那份歸屬感及成就,而我發現這麼做雖然很慢但似乎有效。 所以也不是很確定,高中時候的火爆性格究竟是嬌生慣養的公主病+生病的延伸還是藥物副作用,可這又不是二選一的問題,哪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子三不五十在大眾面前全身抽慉、醒來隔天繼續衝上台當司儀當廣播,不會憂鬱或者情緒失控呢? 只能慶幸至少自己還能做點事、以及對給我機會做事的學長姐師長們等的感恩。 官方說法的副作用過一陣子會消失,可是那一段不會出汗的躁鬱、身材的忽胖忽瘦、膝蓋劇烈疼痛也確確實實各自出現了3-5年,慶幸著這些歲月都走完了,人生第一個夢想(或者痴想)靠著運氣完成,留下了眼角膜的傷痕與再也不對稱的上嘴脣,提醒著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歲月,只能腳踏實地的走下去。 簡單地資料查詢,卻也深深沉浸在時空的歲月裡,直到手機的睡眠模式響起...... 30.11.2017 倫敦初雪。@yesjin007
0 Comments
Leave a Reply. |
作者Jin Hsieh 謝昀瑾,藝術家。Yes 是從小給自己加油打氣的口頭蟬。 CategoriesArchives
November 2017
|